Energy Star
能源之星(Energy Star),是美國能源部和美國環保署共同推行的一項政府計劃,旨在更好地保護生存環境,節約能源。1992年由美國環保署參與,最早在電腦產品上推廣。現在納入此認證范圍的產品已達30多類,如家用電器,制熱/制冷設備,電子產品,照明產品等等,在中國市場上做得最多的是照明產品,包括LED光源,節能燈(CFL),燈具(RLF),交通信號燈和出口指示燈.
播報
什么是能源之星
編輯
能源之星(Energy Star),是一項由美國政府主導,主要針對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能源節約計劃。能源之星計劃于1992年由美國環保署(EPA)和美國能源部(DOE)所啟動,目的是為了降低能源消耗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該計劃后來又被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中國臺灣、新西蘭及歐盟采納。該計劃為自愿性,能源之星標準通常比美國聯邦標準節能20-30%。最早配合此計劃的產品主要是電腦等資訊電器,之后逐漸延伸到電機、辦公室設備、照明、家電等等。后來還擴展到了建筑,美國環保署于1996年起積極推動能源之星建筑物計劃,由環保署協助自愿參與業者評估其建筑物能源使用狀況(包括照明、空調、辦公室設備等)、規劃該建筑物之能源效率改善行動計劃以及后續追蹤作業,所以有些導入環保新概念的住家或工商大樓中也能發現能源之星的標志。
能源之星提供在線評估工具,它使企業和消費者可以評定家庭和工業設施的效率。能源之星評級已成為消費者和企業購買決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有效率的建筑物、應用程序和硬件意味著能更大地節省用于加熱的時間或電力成本。
美國環保署估計,如果每一個美國家庭和企業用新的能源之星資格模式更換舊電腦,那么在未來五年內就能節省超過18億美元的能源費用,避免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相當于270多萬輛汽車所排出的氣體。同樣,要提供同樣數量的光,標準的白熾燈泡消耗的能量比能源之星認證的熒光燈泡要多75%。